html模版艾滋病侵襲校園大學生如何設防
原標題:艾滋病侵襲校園 大學生如何設防

“沒想到這種‘可怕的病’離我們這麼近。”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治艾滋病辦公室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廣西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防艾宣傳進高校活動。活動現場,大二學生小韋聽到防艾辦負責人介紹青年學生的艾滋病疫情有上升趨勢時,忍不住發出感慨。

10歲那年,小韋的一個近親因患艾滋病去世。由於年級尚小,她隻知道這個病是會要人命的。而如今,讓小韋感到不解的是,各種防艾宣傳從媒體到餐飲娛樂場所鋪天蓋地,可為何每年新增這麼多大學生感染者?被艾滋病威脅的大學校園該如何設防?

期望疫情信息在學生中起到警醒作用

西鄉塘區是廣西南寧市高校最為集中的區域,在今年11月舉辦的西鄉塘區2015年高校防治艾滋病工作聯盟二次會議上,西鄉狗鮮食推薦塘區疾控中心向該轄區的高校通報瞭該轄區學校學生艾滋病疫情情況。

雖然從2011年起,西鄉塘區HIV/AIDS報告病例數在逐年下降,但大學生年齡段(18到24歲年齡段)的報告病例,病例數和所佔比例都在逐年上升。2010年,學生報告病例隻佔該城區所佔比的1.06%,但到2015年佔比上升為18.03%。在學生群體報告病例中,傳播途徑主要為同性傳播。

國傢衛計委公佈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4年,青年學生中新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從482例幼犬飼料上升到2552例,其中傳播途徑以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由58.5%飆升至81.6%。

“這個人群、這個傳播途徑是目前艾滋病防治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說,期望疫情信息在學生當中能夠起到警醒作用,使得學生意識到,在他們生活的城市,在他們周圍就存在著艾滋病的威脅,從而對遏制疫情上升起到積極作用。

不是有瞭防艾知識就會有安全的性行為

早在1998年從事相關科研調查時,青島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北川就發現“男同”對艾滋病的認知層次超過瞭昆明大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雲南是我國最早發現艾滋病病例的地方,昆明也是國內宣傳預防艾滋病最早的地方。

張北川表示,艾滋病防治的3個途徑。比如,要用安全套才能預防,男同群體知道得非常普遍,比一般的大學生瞭解更多,之所以他們中依然有大量不安全性行為的出現,是其他問題阻止瞭他們對認知的踐行。

對於大學生“男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的現象,張北川認為,社會沒有給這部分人群一個寬鬆的條件是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同性戀在人群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比例,這個比例在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時代都一樣,人們的性取向不會因此改變。在張北川看來,現在社會進步開放瞭很多,大學生相對接觸的新東西多,他們就開始亮相瞭。

“異性間的性行為是得到社會支持的,是受保護的。但是同性之間隻有靠自己去摸索,在這種自我摸索的過程中就容易出問題瞭。”張北川說。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很認同張北川的觀點。他表示,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說,並不是有瞭防艾知識,就會有安全的性行為。這就好比很多醫務人員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還是有相當比例的醫務人員會去吸煙一樣。

防艾宣傳教育要細水長流

在今年國傢衛計委和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建立疫情通報制度進一步加強學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教育機構切實落實各預防艾滋病教育措施,特別要認真落實初中學段6課時、高中學段4課時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時間,確保高校每學年每個在校學生不少於1課時預防艾滋病專題貴賓幼犬飼料講座時間。將預防艾滋病教育與性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將性道德、性責任、拒絕和預防不安全性行為作為教育重點。

這是從國傢層面將防艾教育正式納入大中學生的教育體系中,對於相關知識的普及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近日,張北川看新聞時發現,已經有大學把性教育列為大一新生的必修課瞭。

張北川提醒教育工作者,現在很多人基本上還是靠嚇唬的方法做防艾工作,但嚇唬是不能遏制的,短時間可能有效果,但是本能不能用嚇唬來改變,“我們應該用系統的性教育來改變大學生的觀念和行為”。

在大學開講座時,張北川先講性是有積極意義的。鼓勵學生自發參與組織起來,進行同伴教育,也是重要的防艾手段之一。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這能有效地避免防艾工作變成隻有衛生人員參與的獨角戲。

記者註意到,國內不少高校都已經出現這樣的社團和志願者群體。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防艾聯盟是學生自發成立的一個公益社團。每個大一新生入學時,都會經歷一次防艾聯盟同伴教育的“洗禮”。每次兩個小時的活動時間“全程沒有一個同學玩手機”。每次活動後,都會有同學主動加微信,問組織者一些艾滋病的知識。還有的學生在組織者的引導下,去醫院做瞭檢測。

12月1日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上演瞭一場同性戀和防艾題材的話劇。青島市青同志願服務中心的創辦人虎子開心地看到,很多高校的學生都在自發地用各種形式宣傳艾滋病知識。“這種話劇的形式非常好,把防艾知識和消除歧視的理念融入到生動的故事情節中”。

今天一大早,他就接到幾個大學生同志的求助電話,他們試探性地問:“我看到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艾滋病,我要不要去檢測一下?”虎子呼籲,無論是對於學校還是學生自身,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要細水長流,不能僅限於艾滋病日。“艾滋病可不管哪一天是不是艾滋病日,它每一天都有可能侵害人的健康”。

本報南寧12月1日電

F107B4BDB844664D
arrow
arrow

    dmf051f4k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